關注我們:
分享到:
由于病毒的強傳播性及危害性,疫情的防控工作受到全國上下組織機構的重視,各地取消了具有群體性聚集的活動。其中,作為中國食品行業影響深遠的品牌展會,第10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,也宣布延期舉辦(各大酒店展同步延期)。
快消品,突出一個“快”字,此次疫情以及疫情導致的春糖延期,迫使行業慢下來,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。
一般而言,人的注意力往往會集中在弱勢群體或呼聲最激烈的群體之上。不過冷靜下來,客觀來講,疫情及糖酒會的延期對廠家的影響是更偏負面。
原因很簡單:當如何減少損失,如何搶銷量,如何增加收入及回款確?,F金流,如何應對潛在的行業洗牌,如何活下去,成為2020年最重要主題的時候,廠家本可以利用春糖這個機會推新品、建渠道、拿訂貨,來集中減損、搶量,現在這個定時的窗口機會暫時消失了,多重壓力和不確定性必然給企業營收和效益帶來成本壓力和損失。其中,尤其是以中小型企業更為迫切。
面對延期并結合此次疫情出現的問題,廠家必須另謀它途:
一是建設渠道體系的數字化、在線化體系。經銷商、終端商的激勵和管理,要用數字化工具在線做起來。更重要的是,線上的招商建渠工作現在就搞起來,不要等。在疫情不知何時結束的前提下,類似線上招商外包團隊、招商合伙人等招商途徑及渠道要用起來。
二是要把線上零售平臺以及社區團購等新零售業態的布局進行落實。零售終端關門、餐飲終端歇業、線下銷售大面積停擺……但是,像京東線上平臺除夕至初九的短短十天內,方便面賣出了1500萬包,方便食品整體增長了3.5倍,另外飲用水、食用油、乳制品分別增長了1.54倍、1.43倍、1倍,要知道在全民“閉關”的日子里,類似乳制品尤其是鮮奶等短保質期產品,或者是臨期產品,正在面臨在巨大的過期壓力。
而對經銷商來說,目前最重要的是靜下心來,考慮短期及中長期的應對策略:
一、不要等到廠家給政策,要主動和廠家商量對策和政策。經銷商群體對廠家是先打款后發貨,對各類型終端卻存在大量滾單押底賒銷的情況,我們的資金周轉與回款帶來的現金流壓力,終端臨期產品處理及消化的壓力,相對廠家甚至要直接和巨大很多。
二、疫情下,經銷商“免疫力”差,需要放寬眼界。要盡快變成現金回籠,就需要改變原有的傳統賽道。比如可以整合社會化的力量,在區域市場做社區團購平臺的供應商、做B端訂貨平臺的供應商、做直播帶貨、做團購等。
三、思考轉型的好時期。時勢造英雄,雖無法成為改變人類的英雄,卻可以成為不被時代淘汰的“跟隨者”。面對新零售對傳統渠道商的沖擊,尤其在此次疫情的背景下,矛盾沖突愈發強烈,顯然新零售的影響面更廣,“殺傷力”更大。
截至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了近一個月時間,面對不斷推遲的復工時間,相信廠商已對2020年的具體發展進行了重新規劃,并做出了充足心理準備。但是,目前一個現實而嚴峻的問題是,即便疫情能夠在今年3月底結束,廣大快消品企業也將在2020年面臨銷量下滑30%~40%的壓力。因此,找到對策,要立即行動。
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,對國家、社會、個人都是如此。要堅信,“嚴冬”度過后,屬于自己的“春天”終將來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