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注我們:
分享到:
導讀:永輝超市發布收購麥德龍中國公告稱:有過初步溝通未形成任何文件。
01
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
有了最新消息
當地時間3月19日,路透社報道,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,麥德龍已通過招標的方式開始出售其在中國的業務,業務估值高達30億美元。而此交易的估值在15億美元至20億美元之間。
知情人士特別提到,受到中國的批發和零售市場正遭受電商企業的蠶食,麥德龍正計劃出售其中國業務的大部分股權,作為該公司全球業務重組的一部分。
該消息稱,目前在中國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擁有95家門店和房地產資產的麥德龍,正計劃出售其中國業務的大部分股權。出售中國業務股權的交易,正值麥德龍對全球業務進行重組之時,且中國的批發和零售市場正遭受電商企業的瓦解。
對于潛在參與的買家,報道稱,包括蘇寧控股、物美超市及永輝超市。此外,高瓴資本(Hillhouse Capital Group)和貝恩資本(Bain Capital)等私募公司也在研究潛在的交易問題。
02
報道稱
“競標將于4月開始”
在路透社的報道中,麥德龍德國發言人表示,該公司正與潛在合作伙伴就其中國業務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談判,但拒絕就其與潛在合作伙伴的交流或銷售流程的細節置評。
“第一輪不具約束力的競標將于4月的第二周開始,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正在為麥德龍提供咨詢服務?!敝槿耸空f。
對于上述消息,貝恩資本、蘇寧控股拒絕發表評論,永輝超市、高瓴資本、物美集團也未予置評,相關銀行也拒絕評論。
根據麥德龍中國官網,該公司于1996年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家門店,目前在華擁有超過1.1萬名員工和超過800萬名客戶。在2017年至2018年財年,麥德龍在華銷售額達到27億歐元(約合30億美元)。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03
麥德龍近年來業績不佳
此前報道,作為德國最大、一度成為歐洲第二大零售商的麥德龍近年來業績不佳。
根據公開資料,麥德龍超市是一家零售批發超市集團,在麥德龍和萬客隆(僅限歐洲)品牌旗下擁有多家麥德龍現購自運商場,是德國股票指數DAX的成分公司。在2018年7月發布的《財富》世界500強排行榜中,麥德龍位列269位。
這家擁有54年歷史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超市,目前在中國市場擁有95家門店,2017年營收213億元,門店數量早已被同期進入中國的沃爾瑪與家樂福超過。
不僅如此,從2010年開始,麥德龍的營收開始走下坡路。2008年麥德龍營收實現歷史最好的655.29億歐元,之后緩慢下降到2015年的592.16億歐元,但在2016年其營收下降63%,至218.70億歐元。
圖片來源:品途網
近年來,麥德龍一直在進行重組,專注于超市業務(現購自運,cash-and-carry)。
2015年,麥德龍將本土的百貨業務子公司“Kaufhof”以3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。2017年,麥德龍集團宣布把銷售電子產品和電器的“Satum”以及“Mediamarkt”分拆出去,由控股公司“Ceconomy”單獨管理。
目前,麥德龍還試圖出售處于虧損中的“Real超市”。
“pitchbook”數據還顯示,2016年亞洲麥德龍亞洲門店數量127家,占其全球門店數量(752家)的16.8%,但其營收只占11.8%。
而中國是麥德龍亞洲市場的重要陣地,門店數量僅次于德國、法國。
04
永輝超市
否認收購麥德龍中國
3月20日晚間,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,今天,相關媒體報道了“【麥德龍據悉啟動中國業務出售,尋求4月進行第一輪投標】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”的新聞,其中提到“據悉吸引到包括永輝超市在內的興趣”。
對此,永輝表示,截止今日,公司與麥德龍中國有過初步溝通,但未與麥德龍中國就收售事宜進行實質性的商業洽談,也沒有形成任何一致性意見和任何文件。
3月20日下午,騰訊和阿里巴巴方面回復澎湃新聞記者稱,對相關事宜不予置評。
最后
其實,“麥德龍有意出售中國業務”等報道屢見不鮮。
2018年10月24日,麥德龍的一位發言人證實了9月彭博的一篇報道,稱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。而在彭博的報道中,復星國際正洽談從德國零售公司“Ceconomy”處收購麥德龍9%的股權。
不過,上述消息發布后,麥德龍方面予以否認。
2019年2月15日,路透社再度報道麥德龍考慮出手中國業務,稱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與麥德龍就收購其中國業務進行談判。
對此,阿里巴巴曾回應稱,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。
在小編看來,雖然各方都給予否認,但是“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”這件事,可能不久就會有答案了。